第215章京中現實
關燈
小
中
大
第215章 京中 現實
謝六和定王算是堂兄弟, 只不過定王人家是正兒八經的皇子,而謝六在宗室裏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這些年下來兩人的關系早勝往昔。
至少在謝六自個兒看來, 他和定王的關系比家中那些庶出兄弟們好了不知多少。
兩個成親後都和媳婦兒相處的不是十分融洽的男人, 看著這一幕,湊在一起,忽然生出了許多感慨。
定王手指在一盤子蜜餞中撥拉來撥拉去的,也不知道在想什麽,突然對謝六道:“如今瞧著做父親也是一件很不錯的事情,或許以往是我想差了。”
一向都不想生孩子,不想多個拖油瓶的謝六意外的沒有反駁定王的話,跟著點頭道:“若是我的孩子出生,也能得到這許多人的祝福, 我想我的孩子應該比我幸運,我希望他在這般幸福的, 有人真心實意關愛的環境中長大。”
兩人都明白對方從小經歷了什麽,知道對方的心結是什麽。很是明白對方為什麽會說出這一番話。
各自露出若有所思的眼神朝著自家媳婦兒看了一眼又一眼, 想著怎樣讓自家媳婦兒配合自己完成這個偉大的差事。
定王十分自信的想:
自家王妃不可能拒絕自己這個要求, 岳父岳母寫給媳婦兒的信, 基本上都要經過他的眼, 可沒少光明正大的偷看,信中岳母大人不止一次催促自家王妃趕快生個孩子, 穩定地位,以免王爺被外面的小妖精迷花了眼, 將來作為王妃的她,沒有一個好下場。
而自家媳婦兒的回信也每每提及她在努力了,正在努力, 以及她會不斷的努力,直到生出孩子為止。
定王殿下絲毫沒有覺得那是王妃在敷衍京中的母親。
而是非常自信的想:若不就從今兒開始,他和王妃便朝著共同的方向一起努力吧!
可不得不說,理想很美滿,現實很骨感,世界上並不是所有的人,所有的事,都圍繞著他們這些高高在上的皇子們打轉。也並不是所有的女人都絞盡腦汁的想和他們生孩子。
並且那些嘴上口口聲聲說要和他們生孩子的女人也並不一定都是真心實意,打從心底裏想和他們生孩子的,或許她們只是想要一個身份,一個皇子妃的身份。
定王不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勢必要經受過來自王妃的毒打後,才能逐漸明白,孩子不是他想生,想生就能生。
至於謝六那邊倒是非常簡單,他妻子馮婉一直就想和他生孩子,生一個帶著馮家血脈的孩子。
現在馮婉和她爺爺一致認為,盡管謝六和京城中榮國公府的關系並不融洽,可打斷骨頭連著筋,京城那邊畢竟是謝六的親生父親。不是謝六嘴上說想斷關系就能斷的,這個孩子生出來就是榮國公府的孫子,身份貴重,不是明安府這些泥腿子們能比得上的。
到了這時候,謝六反而開始有一絲的後悔,當初不該為了和京城那邊鬥氣而草草的與馮宛成親。他在心裏不斷地問自己,真的願意讓自己的孩子有馮宛這樣一個母親嗎?
要知道他們二人的婚姻都是雙方各自有自己的算計,並沒有付出真心,且二人之間的缺點非常明顯,謝六從小沒有體會過來自父親的愛,也沒有感受過正常母親的愛,馮婉是有父親跟沒父親一樣,像個孤兒一般被爺爺帶著長大的。
想到這些,謝六開始懷疑他們這樣兩個人真的能好好給一個孩子當父母,真的知道怎樣教導一個孩子長大成人嗎?
謝六和定王兩人一個想生孩子,卻沒有媳婦兒配合自己生。
一個有媳婦配合自己生去,但不確定他自己敢不敢生。
兩個糾結的大老爺們兒,湊在一起看著旁人家的孩子在地上噠噠噠跑,在老爺子懷裏睡覺,心裏五味陳雜。
京城將軍府內。
大將軍姜良松從外面回來,隨口問了隨從一句:“今兒可有什麽事情?”
隨從立馬從袖中摸出一封信,遞給大將軍:“這是方才從明安府來的信 ,門房剛給小的拿過來,小的還沒來得及給您送去書房呢。”
大將軍一聽是明安府來的信,算算日子便覺得是自家妹子生產的時候到了,心下有了計較,面色嚴肅道:“拿來。”
信封入手,輕飄飄的。
姜良松快速拆開,一目十行的閱讀了裏面的內容,又細細的從頭到尾一字不落的看了一遍,確保沒有漏掉什麽東西,這才哈哈大笑,大步朝內院走去。
下屬看的十分驚奇,自家大將軍可是性格沈穩之人,當年在戰場上,那是有著殺神之稱的活閻王,能止小兒夜啼的存在,也就這幾年在京中任職,慢慢低調下來,他的名聲才逐漸好轉,放在往年,誰家孩子不聽話?家中長輩喊上一句大將軍王來了,孩子必定嚇得不不敢胡鬧。
平日裏寡言少語,沈默非常的一個人,顯露出這般喜怒形於色的樣子,著實讓人驚訝。
不過很快,他便知道為何會有這般情景發生了。姜良緣,他們姜家家將們親眼看著長大的小姑娘,生下了屬於她自己的孩子。
從此便為人母。
外人不清楚,他們姜家人卻明白的很,當年僅十歲的小姑娘,一人肩膀上挑起了無數戰後士兵撫恤養老的問題。
每年大筆大筆的金銀全部都是那個小姑娘,苦思冥想,費盡心機賺回來的。那些下了戰場後,缺胳膊少腿,無法回家種地,甚至可能被家人拋棄的士兵的安置問題,都是那個小姑娘在盡全力想辦法解決。
那些年從小姑娘手裏流出來的銀子,可謂是成山成海。
小姑娘成親後也沒有忘記這件事情,甚至利用元家的渠道拓寬了原本的生意,給那些從戰場上下來的士兵們尋到了更多解決生計的活路,讓他們可以用自己的雙手幹活兒,養活自己。
不必讓士兵們流血又流淚,面對殘忍又冷酷的現實。
甚至在小姑娘嫁人後的這幾年內戰後士兵的撫恤問題得到了更好的解決,這一切離不開銀子,大筆大筆的銀子,數之不盡的銀子。
因此,他們姜家軍中雖然沒有那個小姑娘的職位,但所有人對姜良緣的感激都是放在心裏的。連帶著對元家的態度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因為他們心知肚明,若是姜良緣成親後做的這一切,沒有元家人的首肯並且真心幫助,是不可能這般順利的。
後來他們便在力所能及的地方給予元家的生意一些適當的照顧,讓他們可以走的更順當,兩方形成了良好的互幫互助的關系。
於是在錦繡自己都不清楚的情況下,他已經成了姜家軍眾人感激的對象,再也不是當年剛成親的時候,那些兵痞子眼裏不中用的小白臉,弱雞。
姜良緣對姜家軍的意義與任何人都不同,那個小姑娘藏在眾人身後,默默無聞的做著許多事情,不為名不為利,辛辛苦苦,甚至得不到任何回報,卻做得無無怨無悔。
姜家小姐在姜家軍這些人的心裏,和外面那些嬌滴滴的官家小姐不同,也和那些張揚跋扈,仗著家裏權勢為非作歹的二代們不同。她之於姜家軍的意義,不亞於姜大將軍於整個姜家的意義。
只是有些事情眾人都藏在心裏,從未曾對外言明,因為有些事情不說,反而是對她最大的保護。
只從一件事情便能得知,低調有時候是多麽重要。
姜良緣還未及笄,京中便有很多私下裏的議論,說皇上要將她指給哪位皇子做皇子妃,以此控制姜家的兵權。
但皇帝到底有沒有這個打算,誰都不清楚。
若是那時候姜良緣能幹的才名傳的沸沸揚揚,眾所周知,她便再也沒有機會按照自己的心意選擇一個合適的夫君,嫁於他,兩人一起快活地過一生,只能接受被皇帝指婚的命運,嫁給皇帝的某個兒子,成為政治權利的犧牲品,成為皇帝手裏的人質,用來威脅她的家人。
家人們也因為她成了皇帝的兒媳婦,行事開始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一步,生怕為她招來禍端,惹怒皇帝,那種場景單是想想便覺得痛苦。
因此,在多方的有意隱瞞下,姜良緣堪比男兒的才華,便顯得默默無聞起來。但她這些年私下做的事情一點都沒有少。
眼下聽說大小姐生了自己的孩子,眾人自是為她高興不已,甚至軍中很多人自發的組織起來,選了不少好玩意兒,特意送到將軍府,希望將軍一並送到大小姐手裏,期盼她的孩子健康成長。
話說回來,大將軍將這個好消息告知父母,弟弟以及各自家人,眾人自是歡心不已,姜母更是直接讓人收拾東西,給宮裏送牌子,她要進宮去見小姑子,也就是姜良妃,定王殿下的母親。
良妃娘娘對姜良緣這個侄女從小也是喜愛非常,當時便是她一力主張讓侄女找一個更好更合適的人家嫁了,不要卷入皇家的事事非非中,為了侄女的一顆心,是再也做不得假的,因此有了這等好消息,姜夫人自然時要第一時間告訴小姑子。
良妃娘娘知道後,皇帝陛下差不多也就知道了。帝妃二人在吃晚飯的時候,良妃娘娘將這事當做一個自家裏的喜事告訴皇帝,皇帝還稍微吃了一驚。
“朕記得那孩子成親也有三年了吧?怎的現在孩子才出生。”
良妃莞爾一笑,對皇帝陛下道:“聽說是錦繡那孩子心疼緣兒,說是緣兒年紀還小,身體未長開,小小年紀懷孕生子於母體有極大的危害,便等了兩年。
這不臣妾瞧著錦繡那孩子也不是空穴來風,空口白牙之人,果然緣兒這一胎生的順利極了,人也沒有受多大磋磨便生下了孩子,孩子一出生便有六斤七兩,白白胖胖結合了父母的優點,聽說但凡見過那孩子的人,便沒有不誇讚他容貌的。
便是咱家玨兒也對那孩子愛不釋手,曾經一度想要自己抱回去養著。”
這麽一說皇帝倒來了興趣。
旁人喜歡那孩子,皇帝自是不太感興趣的,畢竟誰家的孩子長輩瞧著不心疼?不可愛呢?但若是老爺子也覺得那孩子可人疼,說不定那孩子於長相上真有與眾不同的一面。
帝妃二人說到高興處,皇帝便大手一揮道:“這元愛卿在任上也做了不少實事,每年送到吏部的折子,全部都是說實話,辦實事。一看就是個務實的人,將來大有可用。
既然他的長子出生,剛好朕得知了此事,便不好沒有表示,回頭讓長福從庫房裏挑些實用的玩意兒,送過去也是朕的一番心意。”
姜良妃邊笑瞇瞇的替侄女婿感謝了皇帝的賞賜。
皇帝突然就感慨了一句:“算了,回頭讓人給他的賞賜再加兩成,順便讓人給玨兒提個醒,便是不喜歡那王妃,也不能沒有嫡子出生。朕之前放任他的喜好,讓他在封地由著性子來,可他如今年歲也不小了。
膝下又沒有個一兒半女,遠在明安府那種地方,咱們做父母的手伸不到那麽長,不能時時刻刻不錯眼的看著他。
也是時候生個孩子了。
瞧瞧他前面那幾個兄長們,尤其是福王,他膝下的孫子一大群,重孫子都要出生了,偏只有他連個一兒半女都沒有,怎的不叫我們這做父母的擔心呢?”
良妃娘娘淡笑不語,這話她是不會接的,他知道皇帝只是一時的有感而發,若她真說了什麽才是不該。況且皇帝這話就不是對她一個寵妃說的,想必皇帝前腳出了她的宮殿,後腳他們二人的談話便會傳出去。
這話的意思是在敲打太子殿下。
前段時間聽說太子殿下在朝中的名聲極為顯赫,在民間也得到很多讀書人的愛戴,甚至私下裏傳出了希望太子殿下盡早登基的流言。
雖然這都是一些讀書人醉酒後的胡言亂語,醒來後說不定嚇成什麽樣子呢,但皇帝心裏怎麽想就不是別人能置喙的了。
尤其是這個皇帝,現在還很有精神,每日單批改折子的時間就花去了整整四個時辰。
面對身強力壯的成年太子,皇帝心中到底會不會升起緊迫感和威脅感,是誰都說不準的事情。
在良妃娘娘看來,太子殿下著實有些著急了,皇帝陛下在儲君的事情上態度非常明顯,他就是一心要選擇嫡子,在沒有嫡子的情況下,才會有其他考慮。
而太子殿下作為唯一的嫡子,只要安安分分的熬死了皇帝老子,這天下遲早都是他的,著實沒有必要現在就在朝廷中拉攏人手,在民間擡高自己的身望,這麽做不就是在催著他的皇帝老子盡早下臺,將皇位傳給他嗎?
哪個當老子的能高興兒子這般想?
其實良妃娘娘心裏也知道這一切未必都是太子的意思,只是皇後娘娘和陛下關系不睦,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陛下冷落了皇後娘娘許多年,皇後一朝兒子得勢,心態上自然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丈夫靠不住,她還有兒子,丈夫她拿捏不住,兒子難道也拿捏不住?
皇後的心態,大概是不允許太子殿下脫離她的掌控,因此恒王殿下一朝成為太子,皇後便迫不及待的給太子東宮塞了好幾個她娘家的女人,期待用這種方式影響太子的行事。
私下裏讓娘家承恩公為太子造勢,確保太子儲君之位的穩固。
皇後不允許任何人威脅到太子的儲君之位。
良妃正是看清楚了這一點,才毫不猶豫的給兒子定了一個明不見經傳的小姑娘做王妃,並且對皇帝將兒子打發到明安府那種鳥不拉屎的地方,絲毫沒有反對。甚至心裏隱隱的有了幾分慶幸。
在她看來,太子殿下和皇帝陛下之間的矛盾,日後會越來越嚴重,一開始雙方或許會有一個磨合的階段,但這個磨合的階段肯定是需要太子忍讓後退,皇帝一直占據上風的。
太子需要去配合皇帝陛下的這種狀態。
然而,或許是太子身後有無數謀士替他籌謀,讓他得以初登高位,還能穩住。
太子可以做到的事情皇後卻不一定不行。皇後的心態,自從兒子成為太子的那一刻,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再也不是過去那個樸素簡潔,可以和良妃互稱姐妹的女人了。
皇帝和太子之間發生矛盾,若是皇後能在中間起到調節潤滑的作用,或許他們雙方還不至於鬧到僵硬不可收拾,可皇後在其中上躥下跳,不斷的制造矛盾,最後不是皇帝一爪子拍死太子,便是太子將皇帝從皇位上趕下來,自己上臺做皇帝,皇帝不是死,就是成為太上皇榮養起來。
誰都有誰的一套道理,誰都不肯為了對方的道理讓步。
在皇後看來,丈夫靠不住,她一個母儀天下的皇後娘娘,委委屈屈的和後宮中的女人周旋十幾年。
她是再也不想過這種苦日子了,看丈夫臉色過活,甚至丈夫的寵妃都能給她難堪,讓她下不來臺,這樣的皇後娘娘做著還有什麽意思?
於是她便想讓兒子盡早登上皇位,成為那個萬萬人之上的人,受所有人敬拜。屆時她作為皇帝的母親太後娘娘,這個世界上最有權勢的女人,還有誰能給她臉色看?
皇後的這種心態也沒錯,可是她太著急了,著急的良妃從一開始便發現了她心態的轉變,皇帝一眼便能看透她的打算,更別提宮外那些人精子了。
但宮外那些人為何會配合皇後的表演?說到底就是為了一個利益,為了一個從龍之功。
現在跟在太子身邊,等將來太子登基成為皇帝,他們便是太子手底下最忠心的一批大臣,是太子心腹中的心腹。
封王拜相就繞不過他們,為了榮華富貴,光宗耀祖,堵著一把又何妨?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賭徒。
所以皇後從一開始便被宮外的人利用了,但也不能說她全然無辜,因為他們只是相互利用罷了。
只有夾在中間的太子,實在是叫良妃不知如何評說。
一方面想叫母親痛痛快快地出一口氣,將過去十幾年積壓在胸口的惡氣全部疏散出來,另一方面,又想叫父皇對自己另眼相看,讓父皇知道將他立為太子,是一個正確的選擇,他是有能力接替他成為這個江山的主人的。
可他的做法好像皇後和皇帝都不買賬,皇後認為這個兒子不聽自己的話,不將自己這個母親放在眼裏。簡直和他父皇一個樣子,叫皇後看了心塞不已。
而皇帝覺得兒子好好的,一個太子,儲君,這個國家未來的主人,做事猶豫不決,被幾個女人裹挾其中,在女人堆裏打轉,正事一點不幹,左右為難,猶猶豫豫的樣子,著實氣人的很。
同時也讓皇帝心下十分失望。
以往幾個兒子都在京中的時候互相競爭,彼此之間壓力巨大,表現都很不錯,每一個人雖然都有缺點,但都有繼承江山的能力。
可當他替太子將前路全部掃清,將他的所有兄弟們都趕到封地去,給他留下一個安穩的局面的時候,太子失去了競爭者,便沒了動力似的,整天在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上,花費太多的精力。
皇帝心下有了想法。轉頭便對身邊的大太監吩咐:
“玨兒在明安府那種地方著實受苦了,去將朕的庫房打開,挑選好東西,連著元愛卿的賞賜,一並給玨兒送過去,告訴他在那邊若是遇上什麽麻煩,便讓人送信回來,我這做父皇的一定想辦法盡力為他解決。讓他千萬不要自己憋在心裏。”
這話放在常人家裏,便是一個疼愛兒子,沒有節制的老父親隨口說出來哄孩子開心的話,但放在皇帝這裏就是給了一個“要什麽朕都可以給你”的承諾。
若定王真的一張口便想要太子的位置呢,皇帝是給還是不給?
良妃娘娘眼皮子一跳。
這種承諾對太子殿下來說是一個威脅,對定王來說是沒有一點實際用處,卻隨時能給他帶來殺身之禍的東西,而對皇帝來說,只是他用來激勵太子,希望太子上進的一個手段。
這是單獨將她的孩子拿出來開刀,給太子殿下做磨刀石的節奏啊。
皇帝陛下那麽多兒子單獨把定王拎出來,太子想不註意到的不行,何況皇帝的一舉一動本就被許多人關註,無數人日日夜夜都在揣摩皇帝的心思,都在想他的每一個動作代表的意義。
良妃娘娘心下暗罵皇帝果然沒一個好東西。
面上笑瞇瞇的替兒子感謝了皇帝的賞賜。
皇帝大手一揮,離開了良妃的寢宮,良妃將所有人趕出去,自己一個人坐了一會兒,連信都不敢寫,只讓人給大侄女姜良緣帶了一封口信,明面上是問候侄女身子如何,想來以她和侄女之間的默契,侄女必然能明白她的意思,按照侄女的聰慧,定然能將自家那個傻兒子忽悠的團團轉,讓他在明安府安安心心的呆著,不要出去搞事情。
明安府有皇帝特意安排給他的三千士兵,只要在他的地盤上,他就是土皇帝,誰都拿他沒辦法。可若是對方自己作死跑出明安府,出了什麽事情也只能說他死有餘辜。
很快,皇帝的命令不止太子殿下知道了,就連前頭的福王,壽王,安王,康王都收到收到了消息。
他們不明白皇帝的意思,只覺得皇帝對定王這個弟弟的寵愛真是日益加深,就連太子也有些比不得。
他們這些兒子是草,只有定王是寶,他們初到封地一無所有,定王有人提前將王府給蓋的氣氣派派,只等他入住。
他們帶著自己的全部家當灰溜溜去了封地,定王帶走了皇帝的幾個私庫,一路敲敲打打,風風火火的去了封地,還每年每月所有的花銷都從皇帝的私庫出,根本不用他自個兒花費一分錢。
皇帝的偏心,明明白白。
就連太子殿下都多有不及,前頭幾個皇子甚至懷疑,他們是不是撿回來的。
皇後娘娘聽到這個消息,只和太子相顧無言。
太子甚至在想,若是定王不是從良妃娘娘的肚子裏爬出來,而是從皇後娘娘肚子裏爬出來,是不是早就被他們偏心的父皇給扶上這個位置了?
那他呢?父皇真就對自己一點兒感情都沒有?若不是因為嫡出的關系,自己在他心裏還有何地位?
雖然早就知曉父皇對定王的偏袒,但能偏心到這種程度,也著實是他們沒想到的。
皇後氣憤地將手裏的茶杯摔在地上,發出清脆的響聲。
拍著桌子對太子道 :“ 你瞧見了吧?你父皇的偏心,明明白白的寫在臉上。你若還不上進,有朝一日你父皇若是看你不順眼,將太子之位也傳給定王,你手裏連一點權勢都沒有,到時候還有誰能為你說話?屆時你要乖乖的將太子之位交出去,對定王俯首稱臣,做一個被圈禁起來的閑散王爺嗎?”
太子也明白,若他真的下臺,一個曾經做過太子的人,下一任皇帝不可能安心讓他擁有自由。圈禁已經是最好的結果,若是皇帝狠心一點,幹脆一了百了,也只不過是在史書上的名聲不太好而已,對皇帝實際的權利產生不了任何威脅。
可事情真沒到母後說的那一步,他不想讓父皇對他失望。
眼下太子只吩咐周圍人:“元大人弄璋之喜,派人去給他送一份賀禮,禮單加重兩分,算是多謝他對孤王弟弟的照顧。”
不得不說,都是在京城中互相鬥了十幾年的老狐貍,這邊太子殿下這麽吩咐,其餘幾位王爺也做了相同的舉動。
不約而同的讓人給錦繡送了賀禮,祝賀他家兒子滿月。
禮物如流水一般送到明安府後,來人也都說了差不多的話,都是感謝他對定王殿下的照顧雲雲。
那話說的,好像他們上面那些皇子真跟定王這個弟弟關系很親厚一般。
外人只看到了錦繡在朝中非同尋常的人脈,生個兒子,連皇帝陛下的幾個成年皇子,包括太子之內全部給他送了賀禮,皇帝還送來了特別的賞賜,。
錦繡卻覺得這中間可能有他不知道的事情發生。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謝六和定王算是堂兄弟, 只不過定王人家是正兒八經的皇子,而謝六在宗室裏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這些年下來兩人的關系早勝往昔。
至少在謝六自個兒看來, 他和定王的關系比家中那些庶出兄弟們好了不知多少。
兩個成親後都和媳婦兒相處的不是十分融洽的男人, 看著這一幕,湊在一起,忽然生出了許多感慨。
定王手指在一盤子蜜餞中撥拉來撥拉去的,也不知道在想什麽,突然對謝六道:“如今瞧著做父親也是一件很不錯的事情,或許以往是我想差了。”
一向都不想生孩子,不想多個拖油瓶的謝六意外的沒有反駁定王的話,跟著點頭道:“若是我的孩子出生,也能得到這許多人的祝福, 我想我的孩子應該比我幸運,我希望他在這般幸福的, 有人真心實意關愛的環境中長大。”
兩人都明白對方從小經歷了什麽,知道對方的心結是什麽。很是明白對方為什麽會說出這一番話。
各自露出若有所思的眼神朝著自家媳婦兒看了一眼又一眼, 想著怎樣讓自家媳婦兒配合自己完成這個偉大的差事。
定王十分自信的想:
自家王妃不可能拒絕自己這個要求, 岳父岳母寫給媳婦兒的信, 基本上都要經過他的眼, 可沒少光明正大的偷看,信中岳母大人不止一次催促自家王妃趕快生個孩子, 穩定地位,以免王爺被外面的小妖精迷花了眼, 將來作為王妃的她,沒有一個好下場。
而自家媳婦兒的回信也每每提及她在努力了,正在努力, 以及她會不斷的努力,直到生出孩子為止。
定王殿下絲毫沒有覺得那是王妃在敷衍京中的母親。
而是非常自信的想:若不就從今兒開始,他和王妃便朝著共同的方向一起努力吧!
可不得不說,理想很美滿,現實很骨感,世界上並不是所有的人,所有的事,都圍繞著他們這些高高在上的皇子們打轉。也並不是所有的女人都絞盡腦汁的想和他們生孩子。
並且那些嘴上口口聲聲說要和他們生孩子的女人也並不一定都是真心實意,打從心底裏想和他們生孩子的,或許她們只是想要一個身份,一個皇子妃的身份。
定王不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勢必要經受過來自王妃的毒打後,才能逐漸明白,孩子不是他想生,想生就能生。
至於謝六那邊倒是非常簡單,他妻子馮婉一直就想和他生孩子,生一個帶著馮家血脈的孩子。
現在馮婉和她爺爺一致認為,盡管謝六和京城中榮國公府的關系並不融洽,可打斷骨頭連著筋,京城那邊畢竟是謝六的親生父親。不是謝六嘴上說想斷關系就能斷的,這個孩子生出來就是榮國公府的孫子,身份貴重,不是明安府這些泥腿子們能比得上的。
到了這時候,謝六反而開始有一絲的後悔,當初不該為了和京城那邊鬥氣而草草的與馮宛成親。他在心裏不斷地問自己,真的願意讓自己的孩子有馮宛這樣一個母親嗎?
要知道他們二人的婚姻都是雙方各自有自己的算計,並沒有付出真心,且二人之間的缺點非常明顯,謝六從小沒有體會過來自父親的愛,也沒有感受過正常母親的愛,馮婉是有父親跟沒父親一樣,像個孤兒一般被爺爺帶著長大的。
想到這些,謝六開始懷疑他們這樣兩個人真的能好好給一個孩子當父母,真的知道怎樣教導一個孩子長大成人嗎?
謝六和定王兩人一個想生孩子,卻沒有媳婦兒配合自己生。
一個有媳婦配合自己生去,但不確定他自己敢不敢生。
兩個糾結的大老爺們兒,湊在一起看著旁人家的孩子在地上噠噠噠跑,在老爺子懷裏睡覺,心裏五味陳雜。
京城將軍府內。
大將軍姜良松從外面回來,隨口問了隨從一句:“今兒可有什麽事情?”
隨從立馬從袖中摸出一封信,遞給大將軍:“這是方才從明安府來的信 ,門房剛給小的拿過來,小的還沒來得及給您送去書房呢。”
大將軍一聽是明安府來的信,算算日子便覺得是自家妹子生產的時候到了,心下有了計較,面色嚴肅道:“拿來。”
信封入手,輕飄飄的。
姜良松快速拆開,一目十行的閱讀了裏面的內容,又細細的從頭到尾一字不落的看了一遍,確保沒有漏掉什麽東西,這才哈哈大笑,大步朝內院走去。
下屬看的十分驚奇,自家大將軍可是性格沈穩之人,當年在戰場上,那是有著殺神之稱的活閻王,能止小兒夜啼的存在,也就這幾年在京中任職,慢慢低調下來,他的名聲才逐漸好轉,放在往年,誰家孩子不聽話?家中長輩喊上一句大將軍王來了,孩子必定嚇得不不敢胡鬧。
平日裏寡言少語,沈默非常的一個人,顯露出這般喜怒形於色的樣子,著實讓人驚訝。
不過很快,他便知道為何會有這般情景發生了。姜良緣,他們姜家家將們親眼看著長大的小姑娘,生下了屬於她自己的孩子。
從此便為人母。
外人不清楚,他們姜家人卻明白的很,當年僅十歲的小姑娘,一人肩膀上挑起了無數戰後士兵撫恤養老的問題。
每年大筆大筆的金銀全部都是那個小姑娘,苦思冥想,費盡心機賺回來的。那些下了戰場後,缺胳膊少腿,無法回家種地,甚至可能被家人拋棄的士兵的安置問題,都是那個小姑娘在盡全力想辦法解決。
那些年從小姑娘手裏流出來的銀子,可謂是成山成海。
小姑娘成親後也沒有忘記這件事情,甚至利用元家的渠道拓寬了原本的生意,給那些從戰場上下來的士兵們尋到了更多解決生計的活路,讓他們可以用自己的雙手幹活兒,養活自己。
不必讓士兵們流血又流淚,面對殘忍又冷酷的現實。
甚至在小姑娘嫁人後的這幾年內戰後士兵的撫恤問題得到了更好的解決,這一切離不開銀子,大筆大筆的銀子,數之不盡的銀子。
因此,他們姜家軍中雖然沒有那個小姑娘的職位,但所有人對姜良緣的感激都是放在心裏的。連帶著對元家的態度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因為他們心知肚明,若是姜良緣成親後做的這一切,沒有元家人的首肯並且真心幫助,是不可能這般順利的。
後來他們便在力所能及的地方給予元家的生意一些適當的照顧,讓他們可以走的更順當,兩方形成了良好的互幫互助的關系。
於是在錦繡自己都不清楚的情況下,他已經成了姜家軍眾人感激的對象,再也不是當年剛成親的時候,那些兵痞子眼裏不中用的小白臉,弱雞。
姜良緣對姜家軍的意義與任何人都不同,那個小姑娘藏在眾人身後,默默無聞的做著許多事情,不為名不為利,辛辛苦苦,甚至得不到任何回報,卻做得無無怨無悔。
姜家小姐在姜家軍這些人的心裏,和外面那些嬌滴滴的官家小姐不同,也和那些張揚跋扈,仗著家裏權勢為非作歹的二代們不同。她之於姜家軍的意義,不亞於姜大將軍於整個姜家的意義。
只是有些事情眾人都藏在心裏,從未曾對外言明,因為有些事情不說,反而是對她最大的保護。
只從一件事情便能得知,低調有時候是多麽重要。
姜良緣還未及笄,京中便有很多私下裏的議論,說皇上要將她指給哪位皇子做皇子妃,以此控制姜家的兵權。
但皇帝到底有沒有這個打算,誰都不清楚。
若是那時候姜良緣能幹的才名傳的沸沸揚揚,眾所周知,她便再也沒有機會按照自己的心意選擇一個合適的夫君,嫁於他,兩人一起快活地過一生,只能接受被皇帝指婚的命運,嫁給皇帝的某個兒子,成為政治權利的犧牲品,成為皇帝手裏的人質,用來威脅她的家人。
家人們也因為她成了皇帝的兒媳婦,行事開始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一步,生怕為她招來禍端,惹怒皇帝,那種場景單是想想便覺得痛苦。
因此,在多方的有意隱瞞下,姜良緣堪比男兒的才華,便顯得默默無聞起來。但她這些年私下做的事情一點都沒有少。
眼下聽說大小姐生了自己的孩子,眾人自是為她高興不已,甚至軍中很多人自發的組織起來,選了不少好玩意兒,特意送到將軍府,希望將軍一並送到大小姐手裏,期盼她的孩子健康成長。
話說回來,大將軍將這個好消息告知父母,弟弟以及各自家人,眾人自是歡心不已,姜母更是直接讓人收拾東西,給宮裏送牌子,她要進宮去見小姑子,也就是姜良妃,定王殿下的母親。
良妃娘娘對姜良緣這個侄女從小也是喜愛非常,當時便是她一力主張讓侄女找一個更好更合適的人家嫁了,不要卷入皇家的事事非非中,為了侄女的一顆心,是再也做不得假的,因此有了這等好消息,姜夫人自然時要第一時間告訴小姑子。
良妃娘娘知道後,皇帝陛下差不多也就知道了。帝妃二人在吃晚飯的時候,良妃娘娘將這事當做一個自家裏的喜事告訴皇帝,皇帝還稍微吃了一驚。
“朕記得那孩子成親也有三年了吧?怎的現在孩子才出生。”
良妃莞爾一笑,對皇帝陛下道:“聽說是錦繡那孩子心疼緣兒,說是緣兒年紀還小,身體未長開,小小年紀懷孕生子於母體有極大的危害,便等了兩年。
這不臣妾瞧著錦繡那孩子也不是空穴來風,空口白牙之人,果然緣兒這一胎生的順利極了,人也沒有受多大磋磨便生下了孩子,孩子一出生便有六斤七兩,白白胖胖結合了父母的優點,聽說但凡見過那孩子的人,便沒有不誇讚他容貌的。
便是咱家玨兒也對那孩子愛不釋手,曾經一度想要自己抱回去養著。”
這麽一說皇帝倒來了興趣。
旁人喜歡那孩子,皇帝自是不太感興趣的,畢竟誰家的孩子長輩瞧著不心疼?不可愛呢?但若是老爺子也覺得那孩子可人疼,說不定那孩子於長相上真有與眾不同的一面。
帝妃二人說到高興處,皇帝便大手一揮道:“這元愛卿在任上也做了不少實事,每年送到吏部的折子,全部都是說實話,辦實事。一看就是個務實的人,將來大有可用。
既然他的長子出生,剛好朕得知了此事,便不好沒有表示,回頭讓長福從庫房裏挑些實用的玩意兒,送過去也是朕的一番心意。”
姜良妃邊笑瞇瞇的替侄女婿感謝了皇帝的賞賜。
皇帝突然就感慨了一句:“算了,回頭讓人給他的賞賜再加兩成,順便讓人給玨兒提個醒,便是不喜歡那王妃,也不能沒有嫡子出生。朕之前放任他的喜好,讓他在封地由著性子來,可他如今年歲也不小了。
膝下又沒有個一兒半女,遠在明安府那種地方,咱們做父母的手伸不到那麽長,不能時時刻刻不錯眼的看著他。
也是時候生個孩子了。
瞧瞧他前面那幾個兄長們,尤其是福王,他膝下的孫子一大群,重孫子都要出生了,偏只有他連個一兒半女都沒有,怎的不叫我們這做父母的擔心呢?”
良妃娘娘淡笑不語,這話她是不會接的,他知道皇帝只是一時的有感而發,若她真說了什麽才是不該。況且皇帝這話就不是對她一個寵妃說的,想必皇帝前腳出了她的宮殿,後腳他們二人的談話便會傳出去。
這話的意思是在敲打太子殿下。
前段時間聽說太子殿下在朝中的名聲極為顯赫,在民間也得到很多讀書人的愛戴,甚至私下裏傳出了希望太子殿下盡早登基的流言。
雖然這都是一些讀書人醉酒後的胡言亂語,醒來後說不定嚇成什麽樣子呢,但皇帝心裏怎麽想就不是別人能置喙的了。
尤其是這個皇帝,現在還很有精神,每日單批改折子的時間就花去了整整四個時辰。
面對身強力壯的成年太子,皇帝心中到底會不會升起緊迫感和威脅感,是誰都說不準的事情。
在良妃娘娘看來,太子殿下著實有些著急了,皇帝陛下在儲君的事情上態度非常明顯,他就是一心要選擇嫡子,在沒有嫡子的情況下,才會有其他考慮。
而太子殿下作為唯一的嫡子,只要安安分分的熬死了皇帝老子,這天下遲早都是他的,著實沒有必要現在就在朝廷中拉攏人手,在民間擡高自己的身望,這麽做不就是在催著他的皇帝老子盡早下臺,將皇位傳給他嗎?
哪個當老子的能高興兒子這般想?
其實良妃娘娘心裏也知道這一切未必都是太子的意思,只是皇後娘娘和陛下關系不睦,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陛下冷落了皇後娘娘許多年,皇後一朝兒子得勢,心態上自然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丈夫靠不住,她還有兒子,丈夫她拿捏不住,兒子難道也拿捏不住?
皇後的心態,大概是不允許太子殿下脫離她的掌控,因此恒王殿下一朝成為太子,皇後便迫不及待的給太子東宮塞了好幾個她娘家的女人,期待用這種方式影響太子的行事。
私下裏讓娘家承恩公為太子造勢,確保太子儲君之位的穩固。
皇後不允許任何人威脅到太子的儲君之位。
良妃正是看清楚了這一點,才毫不猶豫的給兒子定了一個明不見經傳的小姑娘做王妃,並且對皇帝將兒子打發到明安府那種鳥不拉屎的地方,絲毫沒有反對。甚至心裏隱隱的有了幾分慶幸。
在她看來,太子殿下和皇帝陛下之間的矛盾,日後會越來越嚴重,一開始雙方或許會有一個磨合的階段,但這個磨合的階段肯定是需要太子忍讓後退,皇帝一直占據上風的。
太子需要去配合皇帝陛下的這種狀態。
然而,或許是太子身後有無數謀士替他籌謀,讓他得以初登高位,還能穩住。
太子可以做到的事情皇後卻不一定不行。皇後的心態,自從兒子成為太子的那一刻,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再也不是過去那個樸素簡潔,可以和良妃互稱姐妹的女人了。
皇帝和太子之間發生矛盾,若是皇後能在中間起到調節潤滑的作用,或許他們雙方還不至於鬧到僵硬不可收拾,可皇後在其中上躥下跳,不斷的制造矛盾,最後不是皇帝一爪子拍死太子,便是太子將皇帝從皇位上趕下來,自己上臺做皇帝,皇帝不是死,就是成為太上皇榮養起來。
誰都有誰的一套道理,誰都不肯為了對方的道理讓步。
在皇後看來,丈夫靠不住,她一個母儀天下的皇後娘娘,委委屈屈的和後宮中的女人周旋十幾年。
她是再也不想過這種苦日子了,看丈夫臉色過活,甚至丈夫的寵妃都能給她難堪,讓她下不來臺,這樣的皇後娘娘做著還有什麽意思?
於是她便想讓兒子盡早登上皇位,成為那個萬萬人之上的人,受所有人敬拜。屆時她作為皇帝的母親太後娘娘,這個世界上最有權勢的女人,還有誰能給她臉色看?
皇後的這種心態也沒錯,可是她太著急了,著急的良妃從一開始便發現了她心態的轉變,皇帝一眼便能看透她的打算,更別提宮外那些人精子了。
但宮外那些人為何會配合皇後的表演?說到底就是為了一個利益,為了一個從龍之功。
現在跟在太子身邊,等將來太子登基成為皇帝,他們便是太子手底下最忠心的一批大臣,是太子心腹中的心腹。
封王拜相就繞不過他們,為了榮華富貴,光宗耀祖,堵著一把又何妨?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賭徒。
所以皇後從一開始便被宮外的人利用了,但也不能說她全然無辜,因為他們只是相互利用罷了。
只有夾在中間的太子,實在是叫良妃不知如何評說。
一方面想叫母親痛痛快快地出一口氣,將過去十幾年積壓在胸口的惡氣全部疏散出來,另一方面,又想叫父皇對自己另眼相看,讓父皇知道將他立為太子,是一個正確的選擇,他是有能力接替他成為這個江山的主人的。
可他的做法好像皇後和皇帝都不買賬,皇後認為這個兒子不聽自己的話,不將自己這個母親放在眼裏。簡直和他父皇一個樣子,叫皇後看了心塞不已。
而皇帝覺得兒子好好的,一個太子,儲君,這個國家未來的主人,做事猶豫不決,被幾個女人裹挾其中,在女人堆裏打轉,正事一點不幹,左右為難,猶猶豫豫的樣子,著實氣人的很。
同時也讓皇帝心下十分失望。
以往幾個兒子都在京中的時候互相競爭,彼此之間壓力巨大,表現都很不錯,每一個人雖然都有缺點,但都有繼承江山的能力。
可當他替太子將前路全部掃清,將他的所有兄弟們都趕到封地去,給他留下一個安穩的局面的時候,太子失去了競爭者,便沒了動力似的,整天在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上,花費太多的精力。
皇帝心下有了想法。轉頭便對身邊的大太監吩咐:
“玨兒在明安府那種地方著實受苦了,去將朕的庫房打開,挑選好東西,連著元愛卿的賞賜,一並給玨兒送過去,告訴他在那邊若是遇上什麽麻煩,便讓人送信回來,我這做父皇的一定想辦法盡力為他解決。讓他千萬不要自己憋在心裏。”
這話放在常人家裏,便是一個疼愛兒子,沒有節制的老父親隨口說出來哄孩子開心的話,但放在皇帝這裏就是給了一個“要什麽朕都可以給你”的承諾。
若定王真的一張口便想要太子的位置呢,皇帝是給還是不給?
良妃娘娘眼皮子一跳。
這種承諾對太子殿下來說是一個威脅,對定王來說是沒有一點實際用處,卻隨時能給他帶來殺身之禍的東西,而對皇帝來說,只是他用來激勵太子,希望太子上進的一個手段。
這是單獨將她的孩子拿出來開刀,給太子殿下做磨刀石的節奏啊。
皇帝陛下那麽多兒子單獨把定王拎出來,太子想不註意到的不行,何況皇帝的一舉一動本就被許多人關註,無數人日日夜夜都在揣摩皇帝的心思,都在想他的每一個動作代表的意義。
良妃娘娘心下暗罵皇帝果然沒一個好東西。
面上笑瞇瞇的替兒子感謝了皇帝的賞賜。
皇帝大手一揮,離開了良妃的寢宮,良妃將所有人趕出去,自己一個人坐了一會兒,連信都不敢寫,只讓人給大侄女姜良緣帶了一封口信,明面上是問候侄女身子如何,想來以她和侄女之間的默契,侄女必然能明白她的意思,按照侄女的聰慧,定然能將自家那個傻兒子忽悠的團團轉,讓他在明安府安安心心的呆著,不要出去搞事情。
明安府有皇帝特意安排給他的三千士兵,只要在他的地盤上,他就是土皇帝,誰都拿他沒辦法。可若是對方自己作死跑出明安府,出了什麽事情也只能說他死有餘辜。
很快,皇帝的命令不止太子殿下知道了,就連前頭的福王,壽王,安王,康王都收到收到了消息。
他們不明白皇帝的意思,只覺得皇帝對定王這個弟弟的寵愛真是日益加深,就連太子也有些比不得。
他們這些兒子是草,只有定王是寶,他們初到封地一無所有,定王有人提前將王府給蓋的氣氣派派,只等他入住。
他們帶著自己的全部家當灰溜溜去了封地,定王帶走了皇帝的幾個私庫,一路敲敲打打,風風火火的去了封地,還每年每月所有的花銷都從皇帝的私庫出,根本不用他自個兒花費一分錢。
皇帝的偏心,明明白白。
就連太子殿下都多有不及,前頭幾個皇子甚至懷疑,他們是不是撿回來的。
皇後娘娘聽到這個消息,只和太子相顧無言。
太子甚至在想,若是定王不是從良妃娘娘的肚子裏爬出來,而是從皇後娘娘肚子裏爬出來,是不是早就被他們偏心的父皇給扶上這個位置了?
那他呢?父皇真就對自己一點兒感情都沒有?若不是因為嫡出的關系,自己在他心裏還有何地位?
雖然早就知曉父皇對定王的偏袒,但能偏心到這種程度,也著實是他們沒想到的。
皇後氣憤地將手裏的茶杯摔在地上,發出清脆的響聲。
拍著桌子對太子道 :“ 你瞧見了吧?你父皇的偏心,明明白白的寫在臉上。你若還不上進,有朝一日你父皇若是看你不順眼,將太子之位也傳給定王,你手裏連一點權勢都沒有,到時候還有誰能為你說話?屆時你要乖乖的將太子之位交出去,對定王俯首稱臣,做一個被圈禁起來的閑散王爺嗎?”
太子也明白,若他真的下臺,一個曾經做過太子的人,下一任皇帝不可能安心讓他擁有自由。圈禁已經是最好的結果,若是皇帝狠心一點,幹脆一了百了,也只不過是在史書上的名聲不太好而已,對皇帝實際的權利產生不了任何威脅。
可事情真沒到母後說的那一步,他不想讓父皇對他失望。
眼下太子只吩咐周圍人:“元大人弄璋之喜,派人去給他送一份賀禮,禮單加重兩分,算是多謝他對孤王弟弟的照顧。”
不得不說,都是在京城中互相鬥了十幾年的老狐貍,這邊太子殿下這麽吩咐,其餘幾位王爺也做了相同的舉動。
不約而同的讓人給錦繡送了賀禮,祝賀他家兒子滿月。
禮物如流水一般送到明安府後,來人也都說了差不多的話,都是感謝他對定王殿下的照顧雲雲。
那話說的,好像他們上面那些皇子真跟定王這個弟弟關系很親厚一般。
外人只看到了錦繡在朝中非同尋常的人脈,生個兒子,連皇帝陛下的幾個成年皇子,包括太子之內全部給他送了賀禮,皇帝還送來了特別的賞賜,。
錦繡卻覺得這中間可能有他不知道的事情發生。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